“從新三板各個項目的定增來看,基本上發出去的難度都大幅上升。特別是已經掛牌的PE也是處在監管的風口,一般都不去投他們的定增了。”9月21日,光大證券廣州投行部一位新三板項目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此前,作為PE第一股,在經歷長達一年的時間之后,九鼎集團(430719.OC)旗下九鼎投資(600053.SH)的百億定增最終還是未能成行。其募集資金從原計劃的不超過120億元大幅縮水至不超過15億元,唯一發行對象為九鼎投資間接控股股東九鼎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拉薩昆吾九鼎。
同樣,新三板定增市場也未能從低迷狀態走出來。據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21日,按定增股份掛牌計算,當月僅有43家新三板企業順利實現再融資。不過,43家企業募集資金金額也從計劃的7.9億元減少至6.2億元,縮水逾二成。
再融資陷冰點
“現在定增確實不好做。大家都在觀望,無論是投資者還是掛牌的企業。”當天,廣州證券新三板融資部一位負責人也稱。
從二級市場股價表現來看,股票交易價格不斷走低,一些新三板企業定增尚未完成就已經處于破發的尷尬境地。
如贏鼎教育(833173)二級市場價格與定增價格就是一個極端倒掛的案例。截至9月21日收盤,公司掛牌價僅報收12.20元。
公司4月11日發布的股票發行認購公告表明,本次股票發行的價格為每股人民幣350.40元。經營分紅送股之后,贏鼎教育發布公告稱,根據權益分派情況,公司本次股票發行的價格調整為每股20.00元。
對參與索爾科技(831486)定增的投資者來說,只能說是欲哭無淚了。截至當天收盤,公司掛牌價報收21.38元。就在今年6月,公司剛以42元/股的發行價成功定向發行300萬股,共募集資金12600萬元。
在參與定增的投資者中,不乏機構投資者,分別包括上海德同誠鼎股權投資基金中心(有限合伙)、常州市龍華聚合投資中心(有限合伙)、英勞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江蘇高投掘金一號新三板投資基金、南通國信君安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同樣,對PE機構而言,像去年那樣動則幾十億、上百億定增的局面已情況不再。統計數據表明,今年以來,僅兩家PE機構成功實現再融資。以博信資產(834395)為例,公司原計劃融資3億元,最終僅募資1.53億元,較原計劃大幅折扣近半。
9月20日剛完成定增的金色傳媒(835137)募集資金亦大幅縮水,從原計劃的2.365億元大幅壓縮至7000萬元,縮水超過七成。
另據同花順統計數據表明,在9月完成募資并掛牌的43家企業中,募集資金金額超過1億元以上的僅兩家,分別為秋實農業(834384)和新道科技(833694),分別為1.07億元和1.89億元。
40家終止定增
與此同時,隨著新三板定增行情持續低迷,不少公司被迫無奈只能選擇放棄。9月21日,紫晶股份(832072)、海優新材(831697)兩家公司就宣告終止定增。截至當天,當月累計已有40家新三板企業定增流產。
紫晶股份表示,基于公司的長期發展戰略的考慮,本次發行方案需調整。經與投資者友好協商,公司決定終止本次股票發行。
8月29日,度典傳媒(835462)發布公告稱,截至目前,公司未與任何投資人就上述議案及發行方案達成投資協議。鑒于公司自身發展需要,結合目前市場投資環境的變化,公司決定終止發行。
此前,根據公司《股票發行方案》,公司向發行對象發行股票數量為不超過100萬股(含本數),股票發行價格不高于每股45元,本次股票發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500萬元(含本數)。
同樣,由于二級市場價格大幅倒掛,特辰科技(831242)在調整了公司股票發行方案之后,最終仍選擇了終止。9月19日,公司發布公告稱,由于證券市場發生變化,經與中介機構商議,公司決定終止發行。
此前,公司2015年已完成3次股票發行。公司稱,目前市場發展空間巨大,融資需求強烈,擬再次進行股票發行,謀求更大發展。公司發行價格從調整前的50元大幅下調至4.50~6.00元/股,發行數量為不超4000萬股(含4000萬)。本次發行股票預計募集資金總額預計募集資金總額約為人民幣3000萬元~20000萬元。
對此,有市場人士認為,盡管新三板掛牌企業在今年超過9000家的規模,但單月募集資金規模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持續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這說明新三板融資功能正逐步減弱。
在廣東一位新三板企業董秘看來,這似乎是一種悖論。企業原本希望通過做市來增強流動性,提高估值。但現實情況是,市場交易清淡,每天不超過十手的買賣單將股價死死壓在低位,不但無助于估值,還影響到了企業融資。